数据空间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数据知识

如何推动企业员工数字化思维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3-03-15] 来源:网络
点击量:

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的过程中CIO会经常遇到各种的阻力,其中“员工数字化思维欠缺”是一个高频的原因,如果此状态不做改善,那么在今后的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问题依然,所以员工数字化思维能力必须提升。

数字化思维是什么?

数字化思维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是以数字化为中心去工作、创新的思维,区别于传统工作思维,数字化思维更强调彼此协同,以数据为依据。

当前传统企业员工数字化思维现状

1.员工基础素质的差异导致对数字化的认知深度不同,而认知不同又导致员工个人数字化思维差异;

2.员工对数字化的接受能力不同,导致数字化思维差距明显;

3.企业缺乏数字化培训,导致员工数字化思维能力不足;

4.企业管理层尤其高层数字化思维能力欠缺;

那么问题来了,在数字化基础如此薄弱的情况下如何推动员工数字化思维的转变?

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培训,但当前的企业的情况是没有较成熟且系统的数字化培训体系及相关教程,而这一切对信息部门的培训能力及课件开发能力来说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且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培训均是在走过场,又加之企业缺乏培训考核体系,奖罚措施,导致员工不愿、不想来参加培训,即使培训效果也是一般。因此对于数字化培训,企业必须具有成熟完善的培训考核体系、学习机制、奖惩措施,在此基础上信息部门必须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开发相关数字化培训系统性的教程,必须将数字化培训持之以恒的坚持下来。通过一场培训让企业员工马上就具备数字化思维能力不可能,想让员工自主学习也很难,唯有将其余员工绩效关联,才能让员工“被动”去学习、去接受、去慢慢具有数字化思维,所以企业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慢慢渗透,突然让员工一下子去转变、去接受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人最难的就是改变。

员工数字化思维的转变其实也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但当前的情况是大部分传统企业只有“老板文化”没有企业文化,更不用说数字文化了。所以这就给信息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根据企业情况去逐步搭建与营造数字文化氛围,例如通过一把手及高层领导在公开场所不断强调数字化的重要性,制作发布数字化电子期刊等,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去渗透宣传,让员工的数字化意识、思维不断充实、不断提高、不断强化,其实在数字文化的加持下员工的数字化思维是一个不断宣贯不断固化的过程。

有的CIO面对如何推动企业员工数字化思维的问题,首先想到的是一个“利”字,即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老板舍得出钱,在数字化方面多多奖励员工,那数字化的思维可以说会爆表。大幅度的激励手段在企业变革转型时期也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秦国之所以强盛最终吞并其他六国就在于其强大的综合实力,但基础还是源于当年的商鞅变法,商鞅当年根据秦国的现状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例如奖励耕战,无论是耕田还是打仗只要有功均可获得爵位与金钱奖励,这对农民还是士兵来说是无上的荣耀,所以秦国的综合国力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快速的提升。那么对于现代的企业,物质奖励也不失为一种激励手段,但这种前提是企业具有独具一格的企业文化,能够上下一心面对变革,对于数字化变革达成充分的共识,但如果企业内卷严重,部门墙林立,奖励可以短时有效,但失去奖励,就会瞬间回到原点。

推动企业员工的数字化思维转变,需要的不仅是时间,更多的是艺术,所以对于信息部门而言,沟通能力与情商非常重要。员工为什么要接受数字化思维?源于信任,碍于情面,信息中心一定要摆脱“高冷”的理工技术男形象,融入到业务部门,以技术赢取信任,以服务赢得尊重,以真诚获得朋友,数字化转型建设需要的是内部盟友的支持,数字化工作有效推动起来,当员工应用了数字化系统,对于数字化的认知更直观了,数字化思维能力自然会提升。

那么针对员工的数字化思维转变需要哪些策略?

以点带面,试点先行不失为一种有效策略。点在业务方面为痛点,也为需求点,在经营方面为关键点管理人员,如某个领导;人只有在需求模式下才会主动去了解陌生的事务,只要把关键点的领导搞定,那么其他人自然好解决,数字化思维也是一样,需要用痛点去引导,需要用关键人去领导;待一个痛点解决之后,这个时候员工也具备了初步的数字化意识及思维能力,在解决一个点的基础上持续去满足,让员工持续获得满足感,那么数字化思维能力是不断提升的。但要注意的是初期员工思维的转变不要涉及面太广,找准切入点,试点先行,而后模式复制。

数字化思维与数字化建设其实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无思维难建设,建项目提思维,但传统思维向数字化思维的转变又是一项艰难的工作,需要的不仅是数字文化的加持,更需要信息部门工作的艺术。

 

 

中翰软件:专注数据治理18年(http://www.jobhand.cn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为本网站原创,或者是在网络搜索到的优秀文章进行的编辑整理,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读者朋友们学习、参考。对于分享的非原创文章,有些因为无法找到真正来源,如果标错来源或者对于文章中所使用的图片、链接等所包含但不限于软件、资料等,如有侵权,请直接致电联系,说明具体的文章,后台会尽快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