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空间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数据知识

集团型企业主数据管理框架和方法

发布时间:[2023-01-29] 来源:网络 点击量: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是企业在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信息系统数量越来越多,各系统之间需要深度集成,实现信息数据的快速共享。由于各信息系统数据标准基本都是各自维护,存在信息孤岛,分类标准不规范,导致数据不一致,无法整合。主数据管理正是为解决各系统数据孤岛,建立数据标准化而产生的,通过主数据建设可以建立基础数据标准规范,提高数据质量,为企业统计分析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01 主数据概述

主数据(Master Data,MD)在企业中主要是用来描述企业的核心业务实体,是在企业跨部门、跨系统中被重复、多次使用的数据,具有唯一性、一致性、稳定性等特征。

主数据管理(Master Data Management,MDM)是通过一些标准、规则和技术,来管理企业核心基础数据,以便更好地为业务服务。主数据管理的关键活动包括制定主数据标准规范、搭建主数据管理平台、制定主数据集成架构、开发主数据集成接口、制定数据清洗方案、设计主数据管控体系等。

企业通过主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主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统一管理,使得各部门、各系统都可以使用唯一的、准确的、一致的主数据;通过主数据管理平台的集成接口,为各系统提供高效一致的主数据,从而降低企业基础数据维护成本,保障基础数据的一致性,提高企业数据质量。

 

02 集团主数据管理痛点

集团企业主数据管理通常面临5点痛点:

1)各类业务数据无法互联互通,导致业务之间关联性差;

2)各级业务工作需要使用多种数据时,无法同时从多个系统获取数据,跨部门、跨系统数据共享难度大;

3)无法掌握实时数据,缺少数据全生命周期的跨部门协同,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低;

4)没有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和数据高效追溯手段,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不完整,普遍存在信息孤岛、系统壁垒、分类标准不规范等问题,导致数据标准不一致,无法有效整合企业核心数据;

5)数据来源不统一、数据重复录入,导致数据质量差,难以实现数据的深度利用,从而难以实现业务模式创新和经营风险控制。

企业需要有效实施主数据管理,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将整个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打通,才能实现数据“好找、好用、实时和共享”,实现数据上传下达的实时性、有效性和准确性。

 

03 主数据管理解决方案

3.1 主数据治理体系框架

企业开展主数据治理活动,首先需要建立统一的主数据治理体系,主要从数据标准、主数据代码库、主数据管理平台、主数据运维体系、目标系统代码转换这5个方面来建立治理体系框架。其中,首要的就是统一主数据标准,然后基于该标准建立主数据代码库,设计主数据运维体系保障主数据常态化运转,最终所有的主数据治理成果都必须通过主数据管理平台进行落地(见图1)。

 

图片2.jpg

1 主数据治理体系框

 

3.2 主数据管理实施方法

3.2.1 制定主数据标准

制定主数据标准,首先需要对业务部门和信息系统进行详细的需求调研,主要包括梳理识别主数据范围,识别企业主数据管理现状,基于企业主数据管理现状和企业诉求,制定合理的主数据标准。主数据标准内容主要包括主数据代码体系、数据模型属性、数据编码规则等。数据分类标准是数据标准化的基础,建立合理的数据分类标准有利于保障主数据管理项目的成功实施。

统一主数据标准是信息系统之间数据共享的基础,科学性、简单性、可扩展性是标准制定不可或缺的原则,一方面要考虑企业存量系统的管理需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未来新增系统的需求(见图2)。

 

图片1.jpg

2 主数据标准制定流程

 

3.2.2 建立主数据代码库

主数据标准制定完成以后,需要清洗企业历史基础数据,制定合理的清洗方案和清洗计划,将各信息系统的历史数据清洗成标准的主数据代码,从而建立企业主数据代码库。企业需要按照发布的主数据标准和规范,将现有信息系统的通用基础、人员、组织机构、会计科目、银行账号、固定资产与设备、客户供应商等核心主数据的代码、分类及名称进行规范整理,整理范围主要包含名称是否符合规范、分类是否合理、数据是否完整、编码是否重复、数据是否唯一等,通过数据清洗最终建立标准主数据代码库。

 

3.2.3 搭建主数据管理平台

首先,从业务和技术2条线,对企业各职能部门和主要信息系统进行主数据管理调研,梳理出企业对主数据管理的目前现状和业务需求,同时对标本行业的龙头企业,借鉴其先进的主数据管理功能,最终形成企业主数据管理平台需求说明书。通过搭建企业级主数据管理平台,为企业提供标准的主数据管理功能。同时,基于客户个性化定制开发需求,完成企业主数据管理定制化功能的开发。然后,设计主数据集成架构和接口,各系统按照统一的主数据标准进行集成接口的开发。最后,组织各系统进行联调测试,测试通过后组织关键用户进行培训,为系统上线提供保障。

搭建主数据管理平台,需采用标准成熟的技术,并且需要具备较强的可扩展性。平台需支持各类主流关系型数据库连接,支持SOA、WebServices、Restful、XML、Json等业界主流集成和接口服务标准。系统架构必须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可扩展性,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采用柔性化设计,将系统功能与用户岗位彼此独立开来,将技术体系和业务处理分离,为系统扩展提供基础,以模块间低内聚性为原则,便于主数据管理平台的维护和扩展。

为了能有效地进行数据汇集和分发,主数据管理平台提供数据集成功能的同时,还需要能实现平台与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适当解耦,使得业务系统的变化不会影响到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有利于各业务系统的扩充、升级和变更等。

 

3.2.4 设计主数据运维体系设计

主数据运维体系,主要是为了在主数据管理项目建设完成以后,通过组织、制度、流程来保障主数据管理的常态化运转。管理流程上,要做到主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建立各种流程的基础上,设置对应的管理角色和职责,并落实数据的归口管理部门。

主数据管理虽然制定了数据标准,也与各系统进行了接口集成,但如果缺乏监控机制,各系统对主数据的应用程度将不得而知,容易出现主数据应用不充分的现象。因此,需要针对主数据的应用推广情况建立监控机制,确保主数据管理规范严格执行。设计主数据数据质量及监控管理等相关功能,通过开发对照工具,与目标系统主数据相关属性周期性进行比对,找出差异点,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同时建立主数据数据质量评价和分析体系,对主数据代码应用进行评价和分析,确定主数据管理策略,减少目标系统自编码数量,提高主数据质量。

 

3.2.5 目标系统代码转换

目标系统代码转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各业务系统推广主数据标准,主数据贯标主要有2个原则:

1)对于企业的新建系统,可以直接采用主数据标准;

2)对于企业已建系统,需要首先分析系统应用主数据标准的风险,属于可直接替换成主数据标准代码的,采用直接贯标方式,其他不能采用直接替换成主数据标准代码的,采用映射贯标的方式。其中,采用映射贯标的系统,所有标准不统一的代码仅限于内部系统流转,与其他系统交互时需转换成主数据标准代码。目标系统代码转换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企业基础数据质量的高低,通过目标系统代码转换实现主数据标准在各业务系统全覆盖,有效解决企业数据孤岛问题,提高企业的主数据管控能力。

 

 

中翰软件:专注数据治理18年(http://www.jobhand.cn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为本网站原创,或者是在网络搜索到的优秀文章进行的编辑整理,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读者朋友们学习、参考。对于分享的非原创文章,有些因为无法找到真正来源,如果标错来源或者对于文章中所使用的图片、链接等所包含但不限于软件、资料等,如有侵权,请直接致电联系,说明具体的文章,后台会尽快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